聚焦立德树人,构建多彩课堂
——记贵州省白健华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
“忙碌而充实,并充满了信心!”这是六盘水市第一中学的老师们在上周最强烈的感受。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他们还因参加贵州省白健华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增加了各种忙碌:有的在反复揣摩着观摩课怎么上,有的在提着凳子辗转于各教室听评课,有的在精心准备讲座,当然还有的听讲座,就在课间的几分钟内也迫不及待地忙着相互谈谈各自的感受……
上周,六盘水市第一中学高中校区正在开展“贵州省白健华名师工作室‘聚焦立德树人,构建多彩课堂’主题研讨活动”,活动涉及了三类课程(含五个学科)、十二节观摩课及说课评课、三场点评和白健华老师的专题讲座,全校大部分老师都参与了本次活动。
根据《六盘水市第一中学德育特色学校项目支持计划》,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深入研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中的落实问题,助力六盘水市第一中学创建省德育特色示范校,贵州省白健华名师工作室精心策划了本次活动。活动立足课堂实际,针对班会课、学科课、校本课程中的德育落实策略展开研讨,意在固化经验、分享推广,发现不足,改进提高。
为能全面落实“聚焦立德树人,构建多彩课堂”主题,活动分三个专题进行研讨:德育专题、德育渗透学科专题和校本课程德育渗透专题。
01
图为 朱梅老师执教主题班会课《美好生活,劳动创造》
德育专题,由班主任执教主题班会课,探讨在班会课中落实德育的问题。余浪、朱梅和李大方三位老师分别展示了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主题班会课,全体班主任展开研讨。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余浪老师展示的主题班会为《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他设计了“告别陋习、做文明学生”“走进文明、做文明学生”以及“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三个课堂环节,一步步引导学生做文明学生,最后以学校的《“十雅”行为准则》总结和升华课堂。
图为 余浪老师授课
劳动是人类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朱梅老师展示的主题班会课题为《美好生活,劳动创造》。朱老师班主任功底扎实,循循善诱。她以猜职业导入课堂,从劳动的含义、劳动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等方面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班会课。让学生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学会了尊重劳动人民,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
十八岁是青春的象征,十八岁是一个放飞希望的美丽年华。李大方老师展示的是高三《十八而志,奉献青春》的主题班会课。李老师以班级活动短视频导入课堂,也回顾了同学们两年多高中生活的精彩瞬间。整堂课分为“十八而知,青春万岁”“十八而至,不负芳华”“十八而志、大任始承”三个精彩环节,整节课既有回顾高中小小成就的欢声笑语,也有感恩父母的轻轻啜泣,最后引导同学们在十八岁立下报国之志。
图为 李大方执教《十八而志,奉献青春》
课后,政教处张明冲主任高度评价了三节班会示范课。三位班主任功夫在课前,展示出了扎实的班主任工作功底,每一堂班会课都基于学校实际,精彩纷呈,全体班主任要以这三节课为蓝本,设计好、执教好每一节主题班会课。
此外,张主任还做了题为《班会课中的德育策略初探》的专题讲座。他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主题班会课的做法和经验。他讲到主题班会课一定要做到主题明确,目标明确;设计主题班会要从小视角切入,引导学生思考宏观的问题;一定要结合班级问题和实际需要破题,精心设计;总之,班会课功夫在课前,思辨在课后。
03
多彩学科课 润物细无声
德育渗透学科专题,针对政治、语文、地理、物理和化学五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问题展开研讨。
政治学科杨卜海老师执教了一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通过预习检测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解决课前容易问题。通过课堂辩论赛的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在对中西文化的对立的辩题中,认识要该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以及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该有什么样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图为 杨卜海老师授课
语文学科由杨宁静老师执教,课题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杨老师从叶嘉莹先生评价词人辛弃疾是“有豪情壮志的英雄豪杰”导入,课堂分三个环节“因声求气明风格”“研读内容解文意”“练笔入手悟深意”层层深入,带着同学们从理解词作到体悟辛弃疾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精神得以升华。
物理学科的课题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执教老师奚望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将德育主题渗透在课程内容中。其一,在课程引入环节使用手机连拍功能实现加速过程的慢放,德育渗透点是爱国主义情怀——国家品牌和科技的进步;其二,在本次课程实验环节,由学生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科学前辈们在探索科学规律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耐心、严谨与顽强的品格。在两个德育渗透点都引起了学生深刻的共鸣。
图为 奚望老师授课
邱释涟老师执教了地理课《地貌的观察》,邱老师以京张铁路为导入,通过詹天佑如何利用“人”字形设计解决难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利用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地貌观察的顺序到地貌的观察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学习。又抓住课堂时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中的“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将本课推向了高潮,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之心。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本课学生知识综合分析,利用暑假露营地的选择,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将本课完美收官。
图为 邱释涟老师授课
围绕化学学科德育目标下渗透德育理念,化学组万银山老师的教学设计了四个环节,环节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出物质的量能架构起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引出主题教学内容;环节二:通过建构起物质的量的知识内容,剖析和呈现出物质的量相关内容的学科知识本质来解决实际真实问题;环节三:基于物质的量的知识模型,迁移到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学生学以致用;环节四:紧扣课前预习检测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在讲到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以致用时,万老师对学生价值观进行了引导。
图为 万银山老师授课
德育渗透学科的五节课是分学科进行的,涉及到的学科都组织了全组老师听课评课,每组的老师在听取说课后,都围绕着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深入研讨,总体上五节课精彩纷呈,但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节课也存在遗憾之处,参加本次活动,也在提醒所有老师,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也要扬长避短。
教研处刘盛丰主任对学科课进行了点评,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就该立足课堂,白健华名师工作室组织的本次活动契合了学校创建德育特色示范校的实情,各位执教老师在德育渗透学科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校长许路林、副校长杨兆明、副校长王发亮均在百忙之中抽空听了课。许校长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老师们认识到位,教学设计精准,一中人该有一中自信;杨校长认为本次活动顺利完成德育任务;王校长针对物理课进行点评,认为实验环节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德育渗透时机把握准确。
03
别样校本课 拓展又润心
校本课程德育渗透专题,从16门校本课程中选取了“百年一中”“大国博弈”“三线文化”“十雅”4门课程进行课堂展示,探讨校本课程的问题。
“百年一中”是一门讲述校史的课程,是一中近年来开发的学校特色课程。展示课中,执教老师张银娟选取的课题是《书院文化中毓校》。张老师以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导入新课,带着同学们走进一中的书院历史。课堂上设计了“读史料,知书院,明始末”“听故事,识先贤,寻文化”和“摆事实,解根源,悟思想”三个活动,帮助同学们理清了一中是从水城最早的“万松”“凤池”书院脱胎而来,文化底蕴深厚,今日一中的精神与文化发源于书院。张老师循循善诱,既讲清了一中的书院史,又引导同学们挖掘出书院与一中文化一脉相承,精神一以贯之的关系,将一中人的文化自信悄悄埋进了学生的心里。
图为《书院文化中毓校》学生情景展演
“大国博弈”课程讲述国际形势的课程,林阳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科技封锁与中美科技竞争》。林老师从“漫话科技封锁”到“中美科技竞争”,再到“中国的应对策略”娓娓道来,提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竞争核心是人才竞争”的观点,触动了学生的内心。
图为 林阳老师授课
“三线文化”课程以介绍六盘水的“三线文化”为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本次展示课的课题是《高瞻远瞩划三线——三线建设的背景》,屠兴巧老师以《三线风云》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视频、图片及文字材料等资源引导学生分析三线建设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三线建设是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图为 屠兴巧老师授课
“十雅”课程是一门教导学生行为规范的课程。展示课由徐勇老师执教。徐老师以《雅而有致——学生行为十雅》为课题,在“让每一个一中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提问声中,徐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十雅”课堂。学生们从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宿舍雅开始,再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穿戴雅,最后无论是成为“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女子,还是“双脚踏翻尘世浪”的男子。我们都时刻感受到美、规范、和谐和文明的无处不在。
图为 徐勇老师授课
课后,四位上课老师分别进行说课,听课的老师们也谈了自己的听课心得。许路林校长充分肯定了校本课的德育价值,认为张老师的校史课挖掘出了一中的书院史,文化内涵丰富,且张老师注重课堂细节,小小白手套的使用,教会学生尊重文物,也是在尊重校史,育人润无声。林阳老师的课把人才培养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有高度。
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务处主任曹清义在点评中讲到,四位老师都能结合课程内容展现教学风采,把知识融入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兴趣,有学生愿意选,校本课程就成功了。他还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为题,从学校课程哲学、学校课程目标、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实施四个方面谈了一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
名师引领
豁然开朗
在三场专题活动之后,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工作室主持人白健华老师针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点评,并作了相关问题的系列培训,解决了老师依然困惑的问题。
图为 白健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白健华点评
在班会课的德育价值探讨中,白老师强调,班会课应该主题鲜明,但不能大而空;班会课德育目标的实现应该是逐步实现,最好能通过具体的活动实现教育,尽量不用说教式。本次活动的三节班会课的目标明确,设计合理,教育方法得当,说明我们一中的德育专职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在“学科渗透德育”的培训中,白老师学科渗透德育的方法概括为三个字“点、时、度”,“点”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合理的渗透点;“时”就是要把握时机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不可为渗透德育而进行德育;“度”就是掌握尺度,恰当地渗透德育,不要整节课都在进行德育,有舍有留,一节课不要填的太满。白老师还特别回应了理科怎么渗透德育的问题,白老师认为,如果在内容上不便渗透德育时,可以在形式上渗透德育,比如学生反复探索后得出答案,就要抓住时机对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加以引导。
图为 白健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白健华点评
在校本课程培训中,白老师也用了一句话高度概括其要义,即“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一个核心,就是以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为核心,看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一个基本点是内容,校本课程就要看内容要突出学校特色,比如这次展示课中的“百年一中”校史课程就极具本校特色,一中是六盘水地区唯一一所能与书院关联的学校,这就是特色;一个基本点是课堂,校本课程的课堂就要展示授课教师的个性;还有一个基本点是课型,校本课程当是选修课,课型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白老师最后总结说:“在各类课上,怎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出多彩的课堂?就是要脑中有理念,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
本次“聚焦立德树人,构建多彩课堂”贵州省白健华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已经结束,但影响才刚开始。许路林校长认为,活动中的课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样板课,工作室组织的本次活动确确实实推动了我校创建德育特色示范校在教学方面的准备工作,更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提供了一些好方法。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本次活动让人受益匪浅,特别是白老师的培训解决了之前的一些困惑,德育渗透教学变得豁然开朗,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END
文:张银娟
图:李亚乐 曹清义
一审:白健华
二审:李亚乐
三审:许路林
[2025-01-20]
[2025-0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爱心点燃希望,真情传递温暖——慈恩基金会一行到我校发放助学金
[2023-04-23]